职场突围:二本、三本学生与起跑线和解,跨越晋升壁垒

五险一金 一网打尽
下载APP
首页 > 快讯 > 职场突围:二本、三本学生与起跑线和解,跨越晋升壁垒

职场突围:二本、三本学生与起跑线和解,跨越晋升壁垒

2022-12-29 15:11 · 界面新闻 · 685人阅读

在大学招生考试中,本科第一批次、本科第二批次,原本体现的是录取时间的先后。随着时间推移,985、双一流和二本、三本,却成为了一张张标签,贴在毕业生的身上。本科批次在划分学生学业表现的同时,也成为职场人在求职和晋升中难以逾越的硬件差距。

教育部资料显示,截至2022年5月31日,全国高等学校共计3013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2759所,含本科院校1270所、高职(专科)院校1489所。2022年2月14日,经国务院批准,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公布,共计147所院校上榜。在高校中,二本和三本占据了极大的比重。

2022年,史上最多的1076万毕业生走出校园,来自二本和三本的学子,就是职场中的大多数。手持二三本毕业证的应届生们,通常会被大厂HR贴上“学历差”的标签。

在这个招聘季,我们采访了三位从二本和三本院校毕业的职场人。有人工作四年,跻身月薪两万元的高收入群体;有人在学历门槛森严的国企晋升成功;也有人凭借自律与努力,用十五年时间成为外企管理层。输在了起跑线的二三本学生,依然可以在职场中实现弯道超车。他们的经验与故事,给正在求职的二三本学子提供了职场突围的更多可能。

盲目的乐观

2018年,王汉从北京一所三本院校的管理学系毕业,凭借对汽车的喜爱和实习中积累的作品,他入职了一家汽车自媒体公司。今年26岁的他有着四年的从业经验。在一份“对能力要求高于学历”的工作中,一名三本生凭借勤奋和专业快速跻身高薪行列。

在海拔3380米的高原,王汉驱车开过泥泞蜿蜒的土路,这是他持续工作的第5天,平均每天长途驾驶5小时。在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一次新车试驾采风活动中,王汉是车队里的一名媒体人。

出差是频繁而密集的。从家去机场前,王汉检查着随身背包里的电脑、手机、云台、收声设备和储存卡,在为期一周的行程里,他需要拍摄上百条素材,并在活动结束后的两天内快速产出5-8分钟的视频,介绍新车性能和驾驶体验。

四年来,王汉习惯了这种“连轴转”的工作模式。“没有周末,出差时可能连续工作七八天,最多的时候一天开七八个小时车。”

在汽车自媒体行业,王汉每个月有近一半的时间在出差,跑活动、拍素材、出镜解说,再回家自己剪辑,偶尔也写写文字稿。勤奋帮助他获得了一份可观的薪水,在北京,王汉每个月净收入大约两万元。

在身边的人看来,从三本非热门专业毕业的王汉发展得不错,在职场中实现了弯道超车。

王汉认为,行业内的学历鄙视链不严重,才可能让他有实现价值的机会,而他能进入这个行业也存在一些早年的机缘。

从上中学开始,王汉就喜欢汽车,桌洞里总藏着两本汽车杂志。同龄的孩子还在游戏中开赛车的时候,他已经在对比德系、日系车的发动机了。上大学后,靠着不错的人缘,他征集来同学朋友的私家车当模特,自己对着镜头讲解车的驾驶体验,在“种草”和“拔草”中乐此不疲。

最初录视频的时候,王汉对剪辑一窍不通。他跟着网上的教程学会了最简单的素材拼接,对视频的要求是“能连在一起就行”。小王浅谈汽车的系列视频发出去,网站上的点击率并不算高,接地气的视频却让一家汽车媒体的老板留了心。

当时这家创业公司只有十来个员工,老板对于能力和热情的要求高过学历。大四时,王汉进入公司实习,赚到了几千块工资。虽然后来因为公司的经营原因,王汉毕业后没有选择转正,但他仍然想进入这个行业。

唯一的一次实习开始前,王汉是迷茫的。从学校的双选会现场来看,他的“出厂设定”将会是进入一家劳动密集型公司,做高重复性、低收入的工作。他不愿意。王汉的父母都在北京郊区的工厂上班,他尊重付出体力劳动的工作,但同时觉得自己在脑子里积累着无穷的想法,还有着在应试教育中没发挥出来的学习技能。他想尝试一些能打开思路的工作。

放弃了春招和秋招之后,王汉拿着毕业证,回到北京远郊区的家里,盯着招聘网站全职找工作。他掰着手指算,“住在家里不用花房租,实习期间赚的钱还能扛俩月”。出生在工薪家庭,王汉的爸妈不富裕,大学毕业没找到工作,饭桌上的谈话氛围总是小心翼翼。

工作并不好找,即使积累了作品,他依然会因为学历碰壁。王汉在招聘网站投简历,不乏HR看好他的工作能力,但一看到毕业院校就没了下文。去一家稍有名气的媒体面试,面试官针对他不够格的四级成绩,当场对他的个人能力提出了质疑。

在王汉看来,当时的他有种“盲目的乐观,盲目自信”。在今天,高考无疑是尽可能公平的人才选拔方式,但对于王汉来说,应试不是他发挥优势的场所。但他仍然有信心。考上三本,他并不认为自己应该觉得抱歉,人生也并不会因此悲观,他更希望在自己感兴趣的道路上努力。

住在郊区,每次出门面试,在地铁上要花上四五个小时,他开始跟自己的精神对话,在网文签约平台写小说,连载了20万字,小赚了一笔钱。毕业三个月后,他凭借自己在汽车方面的专业能力,拿到了一家自媒体的录用函。

在汽车媒体行业工作四年多,王汉攒钱买了辆自己喜欢的车。他很感谢这个行业,给了他进入的机会,看到了职场中更广阔的可能。但他也在隐隐地担心,“一份频繁加班的工作,到了中年,怎么办?”

看见壁垒,然后打碎它

2019年6月,二本生大楠毕业了。人生第一次步入职场,他就感受到了国企中的学历壁垒。招聘应届毕业生,HR无法依照候选人此前的工作成绩做判断,学历成为了划分人才层次的最直接标准。

会议室里,行长助理宣布了四名新入职管培生的分配去向。大楠和另一名来自普通大学的本科生去往支行,另外两名分别来自985、211高校的同事,留在规模更大的镇区营业部。

大楠模糊地觉得,是学历把自己给卡住了。他接受安排,但心里多少有点不甘。“营业部承担的业务范围更广,而且人流密集,更容易拿到好绩效,对之后的职业发展有帮助。”

一张二本的文凭,让大楠从上岗的第一天,输在了起跑线上。

面对严格的学历限制,现状并不会在短时间内改变,他选择按部就班学习银行业务,应付各种考试,把功夫花在平时。无论是技能类的数钞票考试或是机考测试,大楠说,他在四名新人中通常都能排在第二名。

下班之后的时间,他买来复习资料,一个人在宿舍里备考基金从业资格证,争取能快速转岗,成为客户经理。

在大楠看来,从重点大学毕业的学霸们,在学习能力上具备优势,但工作中也需要情商和表达能力,他希望自己能在综合表现上做的更好。管培生实行轮岗制度,要求新员工在两年的时间内熟悉公司的各项业务流程。在支行做柜员时,大楠赶上了年底冲开门红,新员工也要向客户营销理财产品冲业绩。大楠提前摸清产品的细节,“有人来窗口办业务,我就会根据他们的存款状况,适当地做介绍。”

大楠自己摸索出一套和客户打交道的准则,适度提醒,态度亲切,不急于求成,最后一招是“如果方便,加个微信”。把精力花下去,成果会在不经意间冒出来。

临近春节前的两个月,大楠的客户累计购买了上百万的理财产品,这笔业绩让他的营销能力得到了领导的认可,在新人中崭露头角。不久后他因为表现优秀轮岗到营业部,和毕业于重点院校的两名新人回到了同一平台。

在大楠看来,新人拿到好的成绩,的确存在运气的成分,不过把细节在平时做好是他多年的习惯。大学里的人文选修课,同学们挑分高、作业少的选,大楠想,为了毕业之后找工作,不如花时间学点有用的。在课堂上,他了解了基本的商务礼仪,学会了ps,巩固了office技能,并在之后通过了计算机二级考试。

大二大三时,大楠就已经在两家500强企业完成了实习。“如果没有强大的学历背书,就只能通过实习把自己的含金量拉高。”

大楠知道实习是他为步入职场做出的必要铺垫。毕业那年,他一口气拿到了国企银行、500强企业和知名民营公司的录用函。他成为了学院里第一个签署三方协议的应届毕业生,学弟学妹来请教求职经验的微信占了满屏。

在银行工作近一年,大楠仍然不太喜欢周遭的工作氛围,他选择离职,加入一家新零售领域的创业公司,从事人力资源工作。他认为了解自己的兴趣,才可能在职场中做出成就。

与“二本”的标签搏斗

对于Niki来说,二本和小镇,是她初入职场时的两个标签。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她和标签带来的限制搏斗。从初入上海的电话客服员,到一路摸爬滚打成为外企管理层,Niki花了15年。

Niki出生在1984年,是赶上大学扩招的一批80后,大学生的职场竞争压力初现。资料显示,我国自1999年开始大学扩招,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快速上升,2002年达到15%,较之1998年的9.76%有较大提升。

Niki2002年考上大学,当时985和211的名头尚不响亮,但一本和二本之间已经拉开了明显的差距。在湖北荆州的重点中学,Niki属于好学生中的末流,“全班120个学生,考试能排七八十名”。一只脚踏入了大学的门槛,却与重点无缘。高考正常发挥,Niki考上了湖北省的一所二本院校,学习热门的金融专业。

23岁之前,她在银行实习过几个月,没有积蓄,也从没独自去过大城市。毕业时,妈妈鼓励她,去大城市看看。

Niki说,将找工作的目标放在上海,当时的自己带着一种无知者无畏的劲头。准备面试,她对着招聘需求自己模拟考官可能问的问题,背诵自我介绍,“明知道自己学历不亮眼,那就在其他方面下功夫。” 几轮面试后,Niki成为了外企接电话的客服专员。

入职新公司,Niki的新同事有些毕业于上海本地的211大学,在学历之外,Niki更多地感受到了眼界的差距。

到上海的第一年,Niki骑着自行车往返在公司和出租屋之间。从小城市到上海,她没喝过咖啡,不知道什么叫冰美式,认不出同事身上的大牌,也不习惯酒吧里的夜生活。“从小只会给老师和长辈问好,我一度在同事跟我说早上好的时候,不知道回复什么。”一种局促感包裹着她,她用不停的努力去化解危机感。

“那时候我对自己的要求就是能吃苦,别人做100个Case,那我就做120个。”Niki投入大把的时间,对于自己的要求就是比别人更努力。

公司拓展了国外业务线,客服部需要增加人手接英文电话。“从中文客服转换成英文客服,老板不给加钱,同事不爱去,但对我来说是个学习的机会。”在早晚高峰的上海马路上,女孩骑着自行车,十多分钟的路程,嘴里念念有词,她在脑子里回顾和客户的对话,重复练习、纠正。“我会把出现频率高的问题列出来,写出答案,再反复背诵。”几番练习,Niki的工作顺手了许多。

拿到工资之后,Niki报名了当时小有名气的成人英语培训班,花了大几千,想全方位提升自己的听说读写能力。三年的客服经历,Niki从捧着一张六级证书,只会哑巴英文的小镇二本生,成为了能和老外沟通业务的资深客服。

即使付出了努力,但在客服岗位上,Niki几乎得不到升职加薪的机会。她觉得自己泄气了,“越活越自卑”,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失去了努力的方向。

公司内部规划职场生涯的活动,给了Niki重新审视自己的机会。接触到公司的培训师时,Niki的眼睛发光了,她好奇又羡慕,为什么台上的年轻人大方又自信。她追着公司培训师的脚步蹭课听,下课就追着培训师想“了解一下工作内容”。

热情的态度让培训师不忍拒绝,逐渐上路的Niki也终于获得了转岗机会。从接电话的客服成为培训经理,Niki经历了一场蜕变。因为对培训内容的了解,甚至可以媲美搜索引擎,她在公司有了“Niki百科”的花名。

疫情之下,互联网公司、教培行业、外企,纷纷开展了裁员的浪潮,Niki所在的公司也开始了从职能部门精简人员的动作。在即将年满38周岁这年,Niki换过两次工作,有着15年工龄,也做到了中级管理层的位置。被优化后,她拿到了日常税后工资x6的赔偿,却仍然没有闲下来。

时至今日,家有俩娃、人到中年的Niki仍然是自律的标尺。她在社交媒体上分享的日常,记录着自我修炼的每一分钟。在满屏的表格里,每天读书30分钟,英语阅读10分钟,早上七点三十分起床。在一张写满人生规划的表格里,她选择一步一个脚印。

(文中王汉、大楠为化名)

转载须知:为了社保知识、政策、法律和资讯的普及与分享,社保100网欢迎您转载,但请注明文章出处并保留完整链接。

转载来源:社保100网,转载链接:http://www.shebao100.cn/socialhot/sh_19972.html

我来说两句

0/200

最新评论

查看全部条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点击收起
推荐阅读
相关最新

官网查询(社保·公积金)

热门标签

更多

文章热榜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