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全国人口减少85万引热议 负增长不意味着人口红利消失

五险一金 一网打尽
下载APP
首页 > 快讯 > 去年全国人口减少85万引热议 负增长不意味着人口红利消失

去年全国人口减少85万引热议 负增长不意味着人口红利消失

2023-01-19 09:56 · 北京日报客户端 · 490人阅读

  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2022年国民经济及人口数据,2022年全国人口减少85万的消息受到广泛关注,这是我国近61年来首次人口负增长。最近几年,人们对于中国人口红利能否持续的担忧一直存在。面对人口负增长超出预期地提前到来,多位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庞大的人口总量将对负增长起到缓冲作用,负增长并不意味着人口红利消失。随着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受教育程度提升,人才红利将逐步显现。

 生育意愿低迷值得关注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年末,全国人口为141175万人,比2021年减少85万人。全年出生人口956万人,比2021年减少106万人;死亡人口1041万人,比2021年增加27万人。人口出生率为6.77‰,比2021年下降0.75个千分点;人口死亡率为7.37‰,上升0.19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60‰,下降0.94个千分点。

  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司长王萍萍分析,人口总量下降主要是由于出生人口减少。而导致出生人口减少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育龄妇女持续减少,2022年我国15岁至49岁育龄妇女人数比2021年减少400多万人,其中21岁至35岁生育旺盛期育龄妇女减少近500万人;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受生育观念变化、婚育推迟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生育水平继续下降。

  早在去年10月,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教授陈卫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制定的预测方案就预计,我国将在2022年出现人口负增长,并且这一趋势将很难逆转。陈卫给记者列举了一些数据:“2010年至2017年,我国出生人口一直在1800万左右波动,而短短几年,2021年已降至1062万,2020年更是跌破1000万,这说明中国的生育水平已步入极低行列。”陈卫分析,这背后的原因既有育龄女性规模下降、婚育年龄推迟和新冠疫情的影响,更有深层的经济社会发展因素,包括人口流动加大、女性受教育程度提升、生育成本大幅上升等带来的生育意愿下降。

  “低迷的生育意愿是非常值得关注的。”陈卫表示,2018年全国人口与家庭动态监测调查显示,“80后”和“90后”女性平均打算生育子女数为1.82个和1.66个,这不仅低于西方国家,也低于日韩等生育率极低的国家。

 受教育程度提升渐显人才红利

  人口负增长比预期提前到来,是否意味着我国一直以来的人口红利将消失?对此,多位专家给出了否定的答案。王萍萍认为,虽然2022年人口总量略有下降,但我国仍有14亿多人口,人口规模优势和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将长期存在;劳动年龄人口接近9亿,劳动力资源依然丰富。

  与此同时,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受教育程度持续提升,人才红利逐渐显现。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16至59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0.93年,比2021年提高0.11年,比2020年提高0.18年。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人口学系主任杨凡也表示,人口红利分为数量红利和质量红利。从数量红利看,我国目前的负增长是渐进的、和缓的,人口总量和劳动力规模仍然很大,一定时期内数量红利仍在。从质量红利来看,在我国劳动力素质普遍提升的同时,人口负增长还会引发劳动密集型技术向人力资本密集型技术转变,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和经济持续增长。

  陈卫也认为,中国的人口总量会对负增长的影响起到缓冲作用。他以高中低三个生育率方案对未来人口趋势进行了预测,“在高生育率方案条件下,我国人口在2040年前还能基本维持在14.12亿,之后才进入长期负增长阶段;而在中、低两个生育率方案条件下,2040年之前,负增长的渐进过程也较为缓慢。”

  有待制度创新适应变化趋势

  尽管当前负增长趋势相对和缓,甚至可能出现在正负增长间来回波动,但专家普遍认为,中国人口负增长和老龄化的大趋势已难以逆转。“中国人口发展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大转折阶段。值得注意的是,未来人口负增长和人口老龄化会在波浪式演进中不断相互强化。”陈卫坦言,需要像几十年前认识人口高速增长一样认识未来人口变化的严峻性,在人口、经济和社会等多个层面进行制度创新以适应和应对这一变化趋势。

  在应对人口负增长变化方面,杨凡认为,需要多方面考虑应对之策,既要有提高劳动生产率、挖掘人口质量红利、实现劳动力全国范围有效配置等举措,也要有降低生育、养育、教育等成本,完善普惠托育服务体系等提高生育意愿的举措。此外,政府还要做好顶层设计,尽快研究和制定中长期应对人口趋势变化的发展战略。

  杨凡同样也关注人口老龄化问题。她建议,要完善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加快建设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健康养老服务体系,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大力发展老年教育,充分挖掘老年人力资源,实现积极老龄化。

来源 北京日报 记者 赵语涵

转载须知:为了社保知识、政策、法律和资讯的普及与分享,社保100网欢迎您转载,但请注明文章出处并保留完整链接。

转载来源:社保100网,转载链接:http://www.shebao100.cn/socialhot/sh_29702.html

我来说两句

0/200

最新评论

查看全部条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点击收起
推荐阅读
相关最新

官网查询(社保·公积金)

热门标签

更多

文章热榜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