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登录
使用微信扫一扫注册或登录
首次扫码将自动免费注册新账号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能够认识自身能力、应对日常生活压力,可以卓有成效地工作并为社会作出贡献的幸福状态。职业人群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包括职业倦怠、职业紧张、歧视、抑郁、焦虑、骚扰等,会导致职业人群睡眠障碍、心脑血管疾患,甚至出现过劳死、自杀等严重情况。 据中国心理健康调查显示,超过20%职场人士存在不同程度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职业倦怠等。 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心理健康不是“矫情”,而是职业安全的关键所在!面对纷繁复杂的工作任务,我们需要拥有以下职场心理健康六大核心要素: 压力管理:适度的压力是有益的,然而长期处于高压状态可能会导致健康问题。 抗挫能力:如同弹簧一般,学会在逆境中找到反弹的力量。 意志力:拥有明确的目标和坚定的行动力,即使面对困难也能迎刃而解。 情绪调节:及时察觉并管理情绪,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 人际关系: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心理健康的“保护伞”。 职业定位:明确规划职业发展路径,有效减少职业迷茫感。 工作压力过大可能导致焦虑、抑郁、睡眠障碍甚至职业倦怠,适当、积极的应对方法有助于我们维持心理健康稳定。 1. 焦虑情绪 4-7-8呼吸法:吸气4秒→屏息7秒→呼气8秒,重复5分钟。 “焦虑时间”管理:每天固定15分钟处理焦虑,其他时间专注当下。 肌肉放松训练:从手到脚逐步紧绷再放松肌肉。 2. 抑郁情绪 倾诉与表达:找亲友聊天、写日记或绘画。 行为激活:制定每日活动计划,从简单任务开始(如散步、阅读)。 3. 睡眠障碍 固定作息:每天同一时间上床/起床,避免补觉超30分钟。 刺激控制法:床只用于睡觉,睡不着就起身做放松活动。 4. 职业倦怠 时间管理:分解任务,优先完成重要事项。 办公环境优化:摆放绿植、家人照片,营造温馨氛围。 注意:若是出现长期失眠、不明原因头痛、丧失兴趣、过度自我否定、回避社交、工作效率断崖式下降等情况,警惕心理健康问题,有需要请及时寻求帮助! (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江山疾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