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覆盖范围更广,申领更便捷!工伤保险政策为职工撑起“保护伞”→
养老有保障、工伤免担忧、失业不犯愁……在厦门,一张越织越密的社会保障网兜住群众的幸福感和安全感。近期,市人社部门正在开展全民参保共享美好2023年厦门市“社保服务进万家”宣传活动,活动期间将为大家带来工伤、失业等各类社保政策的解读,今天将为大家介绍工伤保险相关政策。
↓↓↓
工伤保险,是社会保险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对职工履行的社会责任,也是职工可享受的基本权利。
参保人群
辐射扩大 覆盖更广
多年来,厦门市积极推进工伤保险参保扩面工作,工伤保险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从最初的“全民企业执行,集体企业参照”,逐步扩大到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律师事务所、会计事务所等组织和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工程建设领域农民工、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等。
港澳台居民在内地(大陆)工作、生活,也能依法享受社会保险权益。2020年1月1日起,《香港澳门台湾居民在内地(大陆)参加社会保险暂行办法》正式施行,明确和规范了港澳台居民参保相关规定。此外,用人单位依法聘用、招用的外籍居民,也应当依法参加工伤保险,并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不仅如此,一项又一项社会保险政策的落地实施,为群众工伤权益提供了更加坚实的保障。
在保障建筑施工企业职工的工伤权益方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住房城乡建设部 安全监管总局 全国总工会 关于进一步做好建筑业工伤保险工作的意见》提出,建筑施工企业对相对固定的职工,应按用人单位参加工伤保险;对不能按用人单位参保、建筑项目使用的建筑业职工特别是农民工,按项目参加工伤保险。《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省总工会关于进一步落实建筑业工伤保险工作的通知》规定,以建设工程项目为单位参加工伤保险的,可以在各项社会保险中优先办理工伤保险参保手续。
2021年年底,福建省还将基层快递网点快递员群体纳入工伤保险参保范围,落实相关企业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快递员群体社会保障机制,有力织密了工伤保险防护网,实现工伤保险人群的广覆盖。
工伤待遇
多项保障 申领便捷
参保人在工作中不幸受了工伤,由工伤保险来提供基础保障。工伤待遇通常包含工伤医疗救治期间的待遇、经济补偿待遇、生活保障的长期待遇等。
其中,工伤医疗救治期间的待遇,包括工伤医疗(康复)待遇、住院伙食补助费、异地就医交通食宿费和停工留薪期待遇4项。经济补偿待遇则是一次性的工伤保险待遇,包括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和丧葬补助金5项;生活保障的长期待遇包括伤残津贴、生活护理费、供养亲属抚恤金和配置辅助器具费4项。
目前,群众可通过线上或线下多渠道申领工伤保险待遇。厦门市工伤保险已实现“全城通办”,选择线下办理的群众可就近选择任一市、区社保中心经办点,申请办理工伤保险待遇。
那么,在线上如何办理呢?
群众可自助登录福建省网上办事大厅或厦门市人社局官网,在线办理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住院伙食补助费、伤残津贴和生活护理费等5项工伤保险待遇。
除了住院伙食补助费需要上传出院记录外,其他待遇无需提交任何申报单等材料。
“益鹭保”
灵活就业有“灵活”保障
随着经济发展和就业结构调整,灵活就业人员数量不断增加,针对灵活就业人员就业存在用人单位责任缺失、工伤难以认定的问题,今年9月,厦门市推出面向灵活就业人员的“益鹭保” 职业伤害保险,全面提高灵活就业人员抵御职业伤害风险能力。
据了解,“益鹭保”由政府主导,为劳动者提供更全面的保障,面向登记管理的灵活就业人员,不区分行业类别,年龄覆盖16周岁-65周岁,采用统一收费及时赔付标准。保费的50%由财政资金予以补贴,有效减轻灵活就业人员的经济负担。
在投保机制上,“益鹭保”更具灵活性,支持按天投保。项目针对灵活就业人员弹性工作时间的特点及需求,特别设计了按日参保、按日计费的灵活投保形式(0.8元/人/天,补贴后0.4元/人/天)。
在投保方式上,“益鹭保”实现“线上投保,便捷理赔”。目前,项目已打通“i厦门”“厦门人社”等线上平台、渠道,实现线上投保、出险报案,各区各街镇便民服务点收件理赔,为厦门灵活就业人员提供就近方便服务。
名词解释
◆工伤保险制度
工伤保险制度是对劳动者因工作导致伤残、疾病和死亡时,对劳动者本人或其供养亲属给予经济补偿和提供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与广大劳动者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息息相关。
◆遵循原则
无责任补偿原则:
发生工伤事故时,无论工伤人员在事故中是否负有责任,都可以得到待遇保障。
个人不缴费原则: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时缴纳工伤保险费。职工个人不缴纳工伤保险费。
◆“三位一体”制度体系
工伤保险作为社会保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工伤预防、工伤康复、工伤补偿三个方面,包括:
促进企业安全生产、降低事故及职业病发生率的工伤预防;
通过现代康复手段,使受伤害者尽快恢复劳动能力,促进其与社会融合的工伤康复工作;
对因工伤残、死亡人员及其近亲属的经济补偿和物质帮助。
而工伤预防、工伤康复、工伤补偿相结合,形成了“三位一体”工伤保险制度体系。
这一体系有利于全方位发挥服务保障功能,推进工伤保险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转载须知:为了社保知识、政策、法律和资讯的普及与分享,社百网欢迎您转载,但请注明文章出处并保留完整链接。
转载来源:社百网,转载链接:https://shebao100.cn/news/43766.html
我来说两句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