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News》第50期:全国29省份GDP出炉;推进个人养老金政策全面实施;今年就业走势如何?上海养老金卡(折)相关问题;成渝职工医保年限互认;重庆养老保险转移攻略;长沙可贷额度调整为账户余额的14倍......

——社保政策速报——
1、【上海:关于养老金卡(折)调整业务的相关问题,来看解答→】
市人社局介绍,养老金发放日期不受变更银行或调整卡折影响,推荐使用个人社保卡银行账户领取养老待遇,享受更高效、便捷的养老保险服务。凡在当月变更期(每月5日-26日【每月5日逢法定节假日顺延,26日逢法定节假日提前】)内申请换卡的,次月即可生效。
2、【重庆:新年新气象,养老保险跨省转移攻略要收藏!】
就业人员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可以申请办理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01返回户籍所在地就业参保的;02经县级以上党委组织部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批准调动,且与调入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并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
3、【深圳:超实用!社保应缴费额、缴费情况如何查询?收好攻略→】
生成当月缴费台账后,参保单位可通过——【社保单位网上服务系统】→【单位缴费管理】→【企业社会保险费缴费申报】功能查询;
个人缴费人员可通过——【深圳社保微信公众号】→【便民服务】→【业务办理】→【参保登记缴费管理】→【缴费申报】→【个人缴费金额及到账情况查询】功能查询。
4、【3月1日起 成渝两地职工医保缴费年限将实现互认】
1月25日,成都市医疗保障局官网公布《成渝两地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缴费年限互认管理办法(暂行)》(下文简称“《办法》”),《办法》明确规定,自2024年3月1日起,成渝职工医保参保人在两地办理医保转移,可实现缴费年限相互认可、累计计算。
5、【襄阳住房公积金“商转公”2月1日起恢复办理】
1月24日,记者从市住房公积金中心了解到,因连续三个月个贷使用率小于85%,资金运行符合相关条件,决定自2024年2月1日起,恢复办理个人住房商业性贷款转住房公积金贷款(简称“商转公”)业务。
6、【长沙:公积金可贷额度调整为账户余额的14倍】
华声在线1月26日讯(全媒体记者 卜岚 通讯员 郭婷 吴怡)今日,长沙市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发布了《关于明确2024年个贷倍数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其中明确,从2月1日起,长沙市缴存职工(含省直分中心)可贷额度按照借款人夫妻双方住房公积金账户余额之和的14倍计算。
7、【速看!2024年度南宁市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已确定】
2024年度南宁市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为463,608元。
2024年度南宁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为238,218元。
——案例精选——
1、【微信截屏能否证实劳动关系?法院这样判】
要想将微信聊天记录作为证据使用,在无其他证据佐证情况下,要注意三点:第一,一定要提供原始载体;第二,要证实微信聊天的对方就是案件对方当事人,即要证明对方当事人是该微信号的使用者;第三,原始载体上的聊天记录应当保证完整性,不能随意选择删除,否则完整性将被质疑,可能导致证据不被采信。
2、【录用又反悔?法律怎么判?】
本案中,某酒店在面试王某后向王某出具录取确认函并要求王某提交原单位离职证明及相应入职资料,王某基于对某酒店的信赖及双方建立劳动关系的期望,在原单位办理离职手续,但某酒店却以岗位取消为由,未与王某签订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某酒店取消录用的行为显然在缔约过程中存在过错,某酒店行为致使王某处于失业状态,给王某造成相应损失。
3、【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不缴纳职工医保,该行为有效么?】
用人单位应当为职工缴纳职工医疗保险,缴纳职工医疗保险属于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不因双方协商而免除缴纳义务,与职工入职前缴纳的居民医疗保险并不冲突。用人单位因未及时为职工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导致职工无法享受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待遇,用人单位有责赔偿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相应损失。
——社会热点——
1、【央行宣布2月5日降准0.5个百分点】
中国经济网北京1月24日讯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24日宣布,中国人民银行2月5日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向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1万亿元;1月25日开始下调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利率0.25个百分点。
2、【MIT新研究:目前在大多数岗位,AI取代人并不划算】
研究人员首次深入调查了人工智能取代人工的可行性。他们对美国各种岗位自动化的成本吸引力进行了建模研究,重点关注了使用计算机视觉的工作,比如教师和房地产评估师。他们发现,以美元工资计算,只有23%的员工能被人工智能有效取代。在其他情况下,由于人工智能辅助视觉识别的安装和操作成本高昂,人工完成工作更经济实惠。
3、【处理员工个人信息,这些“坑”莫要踩】
某公司在填报企业年度报告时,在“企业联系电话”一栏仍填写离职员工刘某的实名手机号码。填报之后,通过第三方企业信息查询平台查询该公司的联系方式,会关联到刘某的电话号码。刘某认为公司未经允许擅自使用其个人信息,遂诉至法院。法院判决公司解除相关信息的绑定及关联,并向刘某赔礼道歉。
现实中,除了不要随意公开离职员工的手机号码外,还有哪些“坑”用人单位也不要去踩呢?
4、【最新数据出炉,养老成本几何?】
近日,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发布了2023年12月养老成本指数(ISLCI)。数据显示,12月,养老成本指数环比由11月下降0.65%转为上涨0.64%,报117.51点;同比下降2.45%,降幅比11月收窄0.29个百分点。相比之下,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由11月下降0.5%转为上涨0.1%;同比下降0.3%,降幅比11月收窄0.2个百分点。
5、【沪指收复2900点!反弹能否持续?】
1月25日,市场全天延续反弹。截至收盘,沪指涨3.03%,深成指涨2%,创业板指涨1.45%。
今日总体上个股涨多跌少,全市场超4800只个股上涨,超百股涨停或涨超10%。沪深两市成交额8915亿元,较上个交易日放量1246亿元。北向资金全天净买入62.94亿元,其中沪股通净买入48.34亿元,深股通净买入14.59亿元。
6、【2023年居民收入恢复性增长 城乡地区间差距继续缩小】
从近年来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及增速变化来看,2018年、2019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速为6.5%、5.8%;2020年突遇疫情之后,降至2.1%,随着2021年经济的恢复,又升至8.1%,2022年又回落到2.9%,经历了一波过山车般的行情后,2023年为6.1%,回归了较为正常的区间。
转载须知:为了人社动态、职场资讯的普及与分享,社百网欢迎您转载,但请注明文章出处并保留完整链接。
转载来源:社百网,转载链接:https://shebai.com/news/47363.html

我来说两句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