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序
扫一扫访问小程序
APP
首页 > 百科 > 劳动能力鉴定期间,单位是否应当发放工资?

劳动能力鉴定期间,单位是否应当发放工资?

2022-12-13 10:15 · 人社部 · 625人阅读
金某是某自动化公司职工,2019年4月发生工伤,在医院住院40天后出院,医院开具了再休息20天的诊断意见。
金某是某自动化公司职工,2019年4月发生工伤,在医院住院40天后出院,医院开具了再休息20天的诊断意见。

案情

金某是某自动化公司职工,2019年4月发生工伤,在医院住院40天后出院,医院开具了再休息20天的诊断意见。

休息期满后,金某又在家休息了3个月,但没有向单位提供医院的相关诊断证明,单位因此停发了他这期间的工资。

后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金某为伤残九级。在计算有关工伤待遇时,金某要求单位补发其在家休息3个月的工资,遭到单位拒绝。于是,金某向当地人事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解析

金某认为,《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工伤停工留薪期为12个月,其在家休息3个月符合规定,且在此期间,金某一直在等待劳动能力鉴定结果,因此公司应该正常向其发放工资。

公司认为,金某没有提供医院出具的应当继续休息的证明就擅自休息3个月,且等待劳动能力鉴定结果并不构成金某不来上班的理由,所以没有向其发放工资。

金某的请求最终没能得到人事劳动仲裁委员会的支持。

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关规定享受伤残待遇。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值得注意的是

停工留薪期是在发生工伤后的休息治疗期间,并不是说发生了工伤,就必须休息治疗12个月。

伤情稳定或者医疗终结时应当出院,出院后需要继续休息的,应当有医疗机构的证明;需要延长的,需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

本案中的当事人在出院休息20天后没有上班,也没有提供医疗机构出具的继续休息证明,在这种情况下,向单位提出这3个月的工资要求是没有法律根据的。

转载须知:为了人社动态、职场资讯的普及与分享,社百网欢迎您转载,但请注明文章出处并保留完整链接。

转载来源:社百网,转载链接:https://shebai.com/pedia/cs_18671.html

我来说两句

0/200

最新评论

查看全部条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点击收起
推荐阅读
相关最新
政府小程序查询
扫码查询当地社保办事小程序
Dynamic JFIF Image
Dynamic JFIF Image
查询结果示例
咨询社保AI助手
0/50

热门标签

更多

文章热榜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