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序
扫一扫访问小程序
APP
首页 > 百科 > 毕业生求职过程中会遇到哪些招聘陷阱?该如何应对?

毕业生求职过程中会遇到哪些招聘陷阱?该如何应对?

2024-07-18 16:22 · 社百网 · 381人阅读
又到了一年的毕业季,毕业生即将走出校门迈向社会,在大家努力收获Offer的同时,要小心求职陷阱,避开套路和骗局。求职不易,还需警惕,那就跟随社百网小编一起来看看下面的内容吧。
又到了一年的毕业季,毕业生即将走出校门迈向社会,在大家努力收获Offer的同时,要小心求职陷阱,避开套路和骗局。求职不易,还需警惕,那就跟随社百网小编一起来看看下面的内容吧。

又到了一年的毕业季,毕业生即将走出校门迈向社会,在大家努力收获Offer的同时,要小心求职陷阱,避开套路和骗局。求职不易,还需警惕,那就跟随社百网小编一起来看看下面的内容吧。

1、境外高薪诱骗陷阱

现在有骗子把违法犯罪活动包装成境外“高薪”工作,成功引诱求职者上钩后,可能会被拐骗到境外从事电信诈骗、网络赌博等违法犯罪活动。首先需要查一下经营公司是否具备对外劳务合作经营资格,这个行业的平均薪资水平,如果高出很多就要考虑是否有陷阱。

2、传销陷阱

传销是指组织者或经营者通过发展人员,要求其缴纳费用或者以购买商品等方式,取得加入或发展他人的资格,牟取非法利益的行为。在求职中要了解传销的基本特征,对发展下线的宣传,要保持头脑高度清醒,防止陷入传销设计的圈套中。

3、“刷单诈骗”陷阱

一些诈骗分子打着高薪兼职、点击鼠标就赚钱、刷单返现、抖音快手点赞员等幌子进行诈骗。不要轻信既轻松又赚钱的好差事,应了解当前岗位的市场薪资水平,明白天上不会掉馅饼,掉下的往往是陷阱。注意个人信息安全,不要轻易泄露银行卡、网银、支付宝等密码信息。

4、“培训贷”陷阱

个别中介机构或用人单位以高薪就业作为诱饵,向高校毕业生承诺培训后包就业,但须向指定借贷机构贷款支付培训费用或直接收取培训费用。慎重签署贷款协议或含有贷款内容的培训协议,注意保留相关材料。

5、“假试用”陷阱

有的用人单位超过法定上限约定长时间试用期,或者重复约定试用期。有的用人单位以试用期为由,支付工资低于当地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或者不缴纳社会保险。

试用期最长不超过6个月,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试用期期间,应正常缴纳社保,工资水平不低于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的80%或者不低于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

大家在求职时需要保护好个人信息安全,避开招聘陷阱,预祝大家都能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如果后续还有更多关于求职招聘类的信息想要了解的,可以关注社百网哦!

转载须知:为了社保知识、政策、法律和资讯的普及与分享,社百网欢迎您转载,但请注明文章出处并保留完整链接。

转载来源:社百网,转载链接:https://www.shebao100.cn/pedia/wp_81216.html

我来说两句

0/200

最新评论

查看全部条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点击收起
推荐阅读
相关最新
政府小程序查询
扫码查询当地社保办事小程序
Dynamic JFIF Image
Dynamic JFIF Image
查询结果示例
咨询社保AI助手
0/50

热门标签

更多

文章热榜

换一换